生活汙水處理地下滲濾耦合技術示意圖
地下滲濾汙水處理技術采用地下滲濾 + 深度處理處理生活汙水,通過長期處理試驗,合理構造人工濾層,並配置相應自檢係統,提高了運行效果和安全保障。
該工藝具有占地少,不改變土地用途,受氣候條件影響小,能耗低,適用範圍廣的特點。該技術的基本原理是汙水首先經過沉澱厭氧預處理,然後通過埋在地下的散水管網投配 到高負荷地下滲濾單元,使汙水在人工濾料中橫向運移和豎向滲濾,其中的汙染物被不同功能 - 結構層的濾料攔截、吸附,並最終通過微生物分解轉化;經過滲濾處理的汙水再進入缺氧濾池或人工濕地進行脫氮和深度除磷。其中地下滲濾係統為好氧處理,並通過結構創新,控製水份運移,在最大限度地分散汙染物負荷的同時,避免水流受阻,完全避免係統堵塞。此外,該技術通過使汙染物負荷在地下滲濾單元和人工濕地單元之間自動調節分配,實現了係統的自動反饋調整,保障係統的長期穩定運行。
該技術獲 5 項中國發明專利授權,得到環保部、住建部和科技部的論證推薦。
(1)占地麵積小。日處理 1 噸汙水僅需占地約 2.0 m2 ,且地表不能硬化。
(2)投資較小、運行能耗很低,維護簡便。建設投資與 CASS 工藝相近;運行電耗一般小於 0.1 度 / 噸汙水。機電設備簡單,維護簡便,故障率<1 次 / 年,且無需專業人員維護,無人值守。
(3)使用靈活,無二次汙染,可美化環境。該係統僅沉澱池有少量沉澱物排放,無異味、無噪聲,不
滋生蚊蟲。采用該技術,不僅使汙水處理廠變成休閑區,而且可使周邊的房地產升值。
(4)係統出水水質好。該技術流程包括了厭氧 + 好氧 + 兼氧處理過程,出水水質可達城鎮汙水處
理廠一級 B 類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且出水水質穩定。
(5)係統運行幾乎不受氣候條件影響。係統設置於地下,可以人為調節滲濾係統內部的溫度,即
使在寒冬氣候條件下能保持很好的處理效果。
(6)符合項目需求:如何保障鄉鎮和農村汙水處理設施的持續正常運行是全國各地麵臨的難題, 該技術運行費用很低、少故障、無需專業維護的特點為破解這一難題提供了保障。此外,節能就 是環保,與常規生物處理技術比較,采用該技術每年可節約大量電力,大大節約了運行費用。
(7)可二次利用。項目建成後,可將地麵建成一個開放式綠地公園(人行道路、綠化等),這樣不僅 展現了自然的生態麵貌,可供當地居民休閑,同時也可增加當地居民對自然的熱愛及保護意識。
生活汙水處理滲濾耦合技術工藝流程圖